每次互聯網企業的人員波動,都會掀起很大的討論。緣故很簡單,互聯網行業過去十年是中國所有行業當中極其“吃香”的那一個。前段時間,阿里騰訊相繼宣告裁員。根據傳媒放出來的消息,說是說阿里裁員30%,騰訊也要裁員10-20%。此消息一出來便沖上了熱搜。大家試想一下,阿里與騰訊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龍頭公司,龍頭公司尚且如此,其他互聯網公司遭遇更嚴酷的寒冬。那么為什么互聯網大廠都在裁員?京東裁員主要集中在哪里?
為什么互聯網大廠都在裁員?京東裁員主要集中在哪里?
為什么這一年多來部分互聯網公司都在敞開裁員模式呢?從本質上來說,還是互聯網這個行業存在嚴重的泡沫。
互聯網行業過去二十年在中國市場上高速發展,且受到資產的追捧,越來越多的錢就會涌入這個行業,從而就會有創造出一個個的高薪神話。
君不見很多互聯網大廠給一些剛畢業的應屆生就是起步30W到40W的年薪?很多年青人工作個幾年,就敢在一線城市買房子,而且每個月的房貸都是上萬。
說白了,互聯網本質就是一門流量生意。過去幾年,很多互聯網大廠想要得到更多的盈利,不停的跨領域投入。但有一點我們須要要解釋白,互聯網公司須要仰賴技術層面的創新帶動,而非倚賴其自身的壟斷支配地位。
阿里騰訊宣告裁員藍圖之后,今天京東也盛傳了裁員消息。
根據傳媒的爆料,京東旗下京喜拼拼裁員10-15%。京喜此次確實會裁撤一些區域,但并不是關乎到的區域人員都會被優化,有一些人員會轉移到保留區域。此次實際優化百分比為10-15%,主要集中在京喜拼拼業務。
2019年,京東為了應對拼多多的崛起,趁勢推出了主打下沉市場的“京喜”。
京喜是京東以全盤升級的拼購業務為基本,基于包括微信、手Q兩大億級平臺在內的六大移動端渠道,制作的全域社交電商平臺。
說句實話,當年京東推出“京喜”的時候,就對這個產品不看好。為何呢?從模式來看,京喜也是拼團砍價玩法,這種模式基本和拼多多一樣。
拼多多的基本盤本就在下沉市場,而京東商城的主流人群是以一二線為主,京東推出“京喜”,實際上更多的是被動防守拼多多,因為京東顧慮拼多多在下沉市場搞完之后會趁勢品牌上攻。事實上,拼多多這幾年的發展路徑也是這么走的。
無論是京東的“京喜”,還是阿里的“淘特”,實際上都是屬于“雞肋”產品。因為這兩款產品并沒有阻礙拼多多在下沉市場的坐大,反倒讓自身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財力。現在中國電商行業再次進入到了紅海市場,京東在3C品類仍然有優勢,而阿里的天貓則享有健全的品類,拼多多則在下沉市場扎了下根。
|